黨建工作
根據七大黨章的規定,在通常情況下,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每三年召開一次。七大是在1945年召開的,八大應當在1948年前后召開。但從七大后的整個形勢看,很難按黨章規定如期召開下一次黨代會。
1945年到1949年,正是黨領導人民爭取民主革命勝利的決勝階段,決不能讓敵人有喘一口氣的時機,犯下歷史性的錯誤。在1948年或1949年里召開黨的八大是不可想象的。
黨的七大后,全黨團結一心,用僅僅四年的時間,就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在革命勝利的前夜,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七屆二中全會在河北平山的西柏坡舉行。毛澤東在會上的報告中,指出了促進革命迅速取得全國勝利和組織這個勝利的方針;指出在全國勝利的局面下,黨的工作重心將由鄉村轉移到城市。報告規定了黨在全國勝利以后在政治、經濟、外交方面應當采取的總的任務和主要途徑。報告科學地分析了革命勝利以后國內外階級斗爭的新形勢,號召全黨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進攻。全會特別提醒全黨,在革命勝利后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成為在全國范圍執政的黨,擔負起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建設新國家的重任。
1950年到1952年,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百業待舉,需要全力進行民主改革,在蔣介石和國民黨留下來的爛攤子上,恢復國民經濟,制止通貨膨脹,穩定物價,恢復和發展生產,保障人民生活。需要全力捍衛新生的政權,進行還未完了的局部地區的人民解放戰爭。需要鎮壓反革命,鎮壓一切仇視新生政權并繼續作反抗的階級敵人,鞏固人民民主專政。還需要全力進行抗美援朝戰爭。所以,在這個時期,似乎沒有時間來召開黨的八大。
但是,在1952年年底,中央還是考慮過八大的事情。當時決定先召開一次黨的全國代表會議。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討論和制定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這是一條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造同時并舉的路線。
在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時,發生了高崗、饒漱石分裂黨的重大事件,中央不得不花精力來處理這個中央所極不愿意看到的有礙黨的團結的問題。1954年2月,黨的七屆四中全會揭發批判了高崗、饒漱石的反黨分裂活動。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大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作為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確定下來。1955年3月,在北京召開了原定的黨的全國代表會議,會議通過決議,開除高崗、饒漱石的黨籍,撤銷他們所擔任的一切職務。通過這次斗爭,維護了黨的團結,為過渡時期總路線的順利貫徹提供了重要保證,也為順利地召開八大做了準備。毛澤東在3月31日作結論的結語中說,中央決定于1956年下半年召開黨的八大。這是第一次說得這么具體。
1955年10月,黨的七屆六中全會正式通過了《關于召開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決定要在1956年下半年召開黨的八大。至于在下半年哪一個月開,沒有作出具體規定,只說由中央政治局來定。這次會議還通過《關于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名額和選舉辦法的規定》,鄧小平代表中央政治局作《關于召開黨的第八次代表大會的決議草案的說明》。
從七大到八大,黨領導中國人民經歷了兩次有巨大意義的歷史性轉變。一是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民族獨立、人民當家做主新社會的歷史性轉變;二是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性轉變。“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為當代中國一切進步發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舉行。這是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執政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正式代表1026人,候補代表107人,代表全國1073萬名黨員。應邀參加大會的有54個國家的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團,還有我國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代表。
在十五大之前,八大是歷史上唯一一次有民主黨派參加的黨代會。毛澤東致開幕詞,劉少奇作政治報告,周恩來作關于國民經濟“二五”計劃的建議的報告,鄧小平作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大會宣布: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已取得決定性勝利,社會主義的社會制度在我國已經基本建立起來;國內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黨和全國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集中力量來解決這個矛盾,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大會著重提出加強執政黨建設的問題,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還通過《關于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二個五年計劃(1958-1962)的建議》。八大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強國夢想,顯示出黨的團結和黨的事業興旺發達。
版權所有 ? 山東醫藥技師學院
魯ICP備19002624號-1 魯公網安備 37099202000155號
地址:山東省泰安市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鳳天路999號
電話:0538-8942576、8941676
技術支持:滕州信息港
網站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