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山東醫藥技師學院中醫藥科普教育網站
今天是: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國辦發〔2021〕3號)和山東省委、省政府《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精神,促進中醫藥文化傳承和創新,弘揚齊魯中醫藥文化,推進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學院依托原有的中藥文化博物館,大力整合全校中醫藥教育教學資源,通過“一課一廊一館兩地一園”建設,打造集傳承、宣教、培訓、體驗一體的中醫藥科普教育基地。
一、“一課”是指經典中醫藥文化課程建設
一是打造全新傳統經典文化讀本,融中醫藥文化于其中,組織學院中醫藥專業教師將“十八反、十九畏歌”、“湯頭歌訣”等中醫藥必背歌訣融入到中小學傳統經典文化誦讀中;二是打造中醫藥傳統文化知識進校園活動,結合學院專業特長,每月舉行中醫藥傳統文化知識進校園活動,讓中醫藥知識走入中小學生群體,提升參與興趣。
二、“一廊”是指打造學院中醫藥文化參觀長廊
中醫藥文化參觀長廊共分為中藥文化博物館、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健康與社會照護項目)中國集訓基地、齊魯技能大師特色工作站、GMP車間與綜合實訓樓、食品烘焙一體化工作站五大模塊。
(一)中藥文化博物館模塊
中醫藥文化博物館始建于1978年,距今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博物館于2016年11月被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評為“四星級山東省科普教育基地”,2020年被評為“山東省科普教育基地”。目前中藥文化博物館占地面積近3000平方米,館藏各類標本7000余種。有中醫藥史館、中藥精品館、養生講堂、臘葉標本館、浸液標本館五個展廳。
(二)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基地(健康與社會照護項目)模塊
基地擁有山東省世界技能大賽集訓場地3大集訓區:分別是世賽集訓區(分為A、B兩個賽區)、專業集訓區(C區)。2018年3月,學院承辦了第45 屆世界技能大賽健康與社會照護項目山東省選拔賽。世賽集訓區完全按照世界技能大賽賽場的標準模式設計。
(三)齊魯技能大師中醫藥特色工作站
齊魯技能大師特色工作站是山東省人社廳、財政廳等部門2018年批準的高技能人才建設項目,F有齊魯首席技師4人,山東省醫藥行業首席技師、泰安市首席技師2人,可在技能培訓、帶徒傳技、學科建設、技術創新和校企合作等方面開展工作。
(四)GMP車間與綜合實訓樓模塊
GMP車間建成于2005年,車間建筑面積1500㎡。由固體制劑車間車間、液體制劑車間、丸劑軟膏劑車間和動力車間4部分構成,具有散劑、顆粒劑、片劑等10余個劑型的完整生產線,現有大中型制劑生產設備300余臺。
(五)食品烘焙一體化工作站
烘焙一體化工作站是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同時也是世界技能大賽烘焙專業選拔賽的訓練基地。工作站現有面積150平方米。本工作站能夠進行甜面包、無糖無油面包、起酥面包、藝術造型面包等世界技能大賽烘焙項目的操作培訓。
三、“一館”是指與時俱進,打造數字化中藥文化博物館
在學院現有中藥文化博物館的基礎上建設數字博物館,采用虛擬現實技術、三維圖形圖像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立體顯示系統、互動娛樂技術、特種視效技術等技術將中醫中藥以三維立體的方式呈現,增強互動性和身臨其境的體驗感,彌補傳統博物館本身存在的不足,二者相互結合,相得益彰。
四、“兩地”是指打造中醫藥文化科普實踐和中醫藥專業人員培訓雙基地
一是打造中醫藥文化科普實踐基地,設立中小學開放日,在“泰山晚報”小記者團實踐基地的基礎上,計劃利用每周的周二、周四下午及周六全天設立中小學生中醫藥文化傳承開放日,將文化長廊變身為中醫藥知識大課堂,弘揚齊魯中醫藥文化。二是打造中醫藥科普人員培訓基地,拓展社會教育功能,充分利用學院中醫藥資源,與泰安市教育局共同組織中小學教師中醫藥文化觀摩、體驗和學習活動,選派優秀中醫藥專業教師,精選主題,定期到共建學校為師生進行中醫藥知識科普培訓。
五、“一園”是指學院百草園(中藥標本園)建設
學院藥用植物標本園自1977年建校伊始就建設不輟,經過幾代人、四十余年積淀,歷經十里河校區、王家莊子校區、六郎墳標本園、2002年新校區標本園到現今(2020年)的百草園。經過兩年的努力建設,現百草園占地30余畝,有中藥植物標本100余種。十四五期間,計劃種植藥用植物200余種,重點做好地產藥材丹參、黃芩、板藍根、泰山四大名藥等20個品種栽培工作。
版權所有 © 山東醫藥技師學院 魯ICP備19002624號-1 魯公網安備 37099202000155號 技術支持:滕州信息港
地址:山東省泰安市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鳳天路999號 電話:0538-8942576、8941676